文章摘要:
筋結內在原因是氣血失節,外因則來自生活的各個方面,導致體內毒素囤積筋絡,六淫存于體內,氣血不通產生筋結,筋結不散,危及五臟!
一、筋結不散,好比“地雷”!
什么是地雷?就是藏在某個地方,隨時會爆炸的東西,人身上也有這種東西,它隨時會給身體帶來爆炸性的后果。

這個地雷,就是中醫所說“筋結”。
《雜病源流犀燭·筋骨皮肉毛發病源流》提到:“肝之經脈不調,氣血失節,往往有筋結之患,不論骸體間,累累若胡桃塊狀是也。”
人老以后,身形傴僂,身高下降低,便是筋結最直接的表現。身上總莫名其妙的痛,也多是筋結在作祟。
筋結內在原因是氣血失節,外因則來自生活的各個方面,導致體內毒素囤積筋絡,六淫存于體內,氣血不通產生筋結,它對人體的危害堪比地雷!
二、筋結不散,危及五臟!
筋結首先是有害無益,當它在人人的筋骨脈絡囤積時,還會進一步蔓延五臟。
筋脈經絡布滿人體,貫穿全身,連通五臟,是氣血運行的通路。筋結使經絡阻塞,氣血運行不暢,必形成淤滯,五臟失養,皮膚肌肉沒有韌性與光澤!
生理上看,筋結指的是有纖維化,粘連,瘢痕形成,增厚,腫脹,嚴重的會出現萎縮。
有筋結的部位,常常會感覺擁堵、緊張、痙攣、腫脹,行動不便。
三、筋長一寸,延壽十年!
筋脈遍布全身,聯系帶動骨關節運動,人一老就會彎腰駝背,手上、腳上出現“筋疙瘩”,按上去隱隱作痛,這就是中醫稱作筋結。
還有一個更加直觀的現象是,年輕的時候1米8,到老了就只有1米7了,“越長越回去”,這就是中醫一個專有的說法:筋縮。
筋縮就是伸縮范圍減小了,原來能拉一米的筋現在只能拉至半米了。筋縮的“筋”從病理上看,有纖維化、粘連、瘢痕形成、增厚、腫脹,有老百姓所說的“筋疙瘩”形成。這種“筋疙瘩”即筋結。“身有千千結”,這千千結就是我們身上的筋結。
觸摸有筋結的部位,會感覺緊張、僵硬、痙攣、腫脹,會摸到增厚甚至“筋疙瘩”,壓痛明顯;
這也就是為什么會有說“筋長一寸,延壽十年”的原因:筋脈不縮、少縮,血脈就通暢。
四、很多毛病,都是從筋結來的!
筋結到底會給身體帶來什么危害?
首先,筋結使人身體僵硬,身上常常就會有疼痛感,很多人到老了,經筋縮短僵硬,明明沒病,但身上還是這里疼那里痛,原因都基于此。
有筋結的關節,則總是很遲鈍,活動范圍小,旋轉受限,彎腰困難,抬腿彎膝不如從前,像頸椎病,腰椎病,腱鞘炎患者往往都存在筋結。
筋結壓迫神經造成疼痛,壓迫血管造成供血不足,筋脈失養,身體麻木抽搐,造成一系列病癥……
筋結甚至會導致皮膚發生病變:長痤瘡(青春痘)、長雀斑、長瘢痕等,在肌肉則形成腫瘤,痰核;在血管則形成浮絡,靜脈曲張,靜脈瘤等現象。
而這些代謝緩慢又有可能形成另一個病癥,如失眠、頭痛、鼻病等,如此因果循環則皮膚的代謝功能必定降低,從而加快了皮膚衰退老化的速度。
四、拉筋法,8-80歲都能做!
俗話說:“老筋太短,壽命難長。”中醫講的筋脈存于身體內外,延及五臟,內部五臟器出問題,五官上會通過表現出來,通過外部拉筋,反過來也能影響內部健康。
拉筋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養生方法,它可以拉通筋脈,通暢五臟。無論你采用什么方法拉筋,只要你感覺到自己的筋被拉動了,或者拉筋時感到有些許疼痛,說明你的筋需要拉一拉。
1、站著拉筋
①找到一個門框,雙手上舉,扶兩邊門框,盡量伸展開雙臂;
②一腳在前,站弓步,另一腳在后,腿盡量伸直;
③身體與門框平行,頭直立,雙目向前平視;
④以此姿勢站立3分鐘,再換一條腿站弓步,也站立3分鐘。
此種方法,主要拉伸背部、肩胛、肩周等區域筋膜、韌帶,可直接調理肩頸痛、肩周炎、背痛等。
2、躺著拉筋
①先將兩把安全穩妥、平坦的椅子擺放在近墻邊或門框處;
②坐在靠墻或門框的椅邊上,臀部盡量移至椅邊;
③躺下仰臥,右腳伸直倚在墻或門框上,左腳屈膝落地,盡量觸及地面,雙手舉起平放在椅上,保持10分鐘;
④移動椅子至另一面,再依上述方法,左、右腳轉換,再做10分鐘。
這種拉筋法很高效,可拉松腰至大腿后部的筋膜,還有助于拉松髖部的關節,大腿內側韌帶及大腿背側韌帶。
需要注意的是,拉筋應量力而行,以身體能夠承受為準,不要勉強,一上來就高難度。高血壓、心臟病、骨質疏松癥等患者需在專業人士指導下拉筋,另外飯后不宜拉筋。
五、艾灸散結,去筋疙瘩!
拉筋可以抻開筋脈,韌帶,物理上緩解身上的筋結,其實很多人不知道,艾灸也是筋結的一大克星。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
其中提到,陽氣旺盛時,人的經筋功能就正常;如陽氣虛弱,寒邪跟隨,則經筋拘攣,傴僂打結。
可見陽氣是養筋柔筋的利器,而活氣血,養陽氣,通經絡向來是艾灸的先天優勢,針對毒素積累,氣血不通,經絡萎縮淤堵等筋結產生的原因有斷根作用。假如只是單獨拉筋,缺點是動作停止后,可能過一陣子又會出現。
經筋與經絡相輔相成,艾灸結合一些拉筋動作,對于消除身上的筋結是最好的。許多灸友艾灸幾周或幾個月后,渾身毛病消退,腰椎頸椎更舒適靈活,也蘊含了這個道理。

拉筋艾灸取穴
1、筋縮穴
4、陽陵泉
5、涌泉穴
6、阿是穴也就是筋結局部和痛點
艾灸方法:艾灸盒或者艾條懸灸,每穴25-35分鐘左右,慢慢適應延長,一天灸完,一周休息1-3天(艾灸與拉筋手法不沖突,可配合進行)。
看到這里,請放下手機好好檢查下自己與家人的身體,若是出現筋結,好好判斷下是否有上文提及的癥狀。若有,則盡早艾灸,把隱患消滅在萌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