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腎病是由于風、寒、濕、熱、毒侵襲,導致陽氣阻遏,形成陽郁、水濕、濕毒郁阻并存的病理特征,陽郁是腎病病理過程的中心環節。艾灸是熱能量的一種補償,艾灸可以活血化瘀,可
腎臟疾病臨床表現
腎臟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腎功能不全等。多年來,臨床醫生根據患者的病史、體檢和化驗檢查進行綜合分析,總結出腎小球疾病的幾大臨床癥候群,如急性腎炎綜合征、腎病綜合征、急進性腎炎綜合征、慢性腎炎綜合征等。
慢性腎炎的臨床特征之一就是患者尿中有蛋白流失,尿蛋白定性試驗呈陽性。若進行尿蛋白定量實驗,可準確地測出患者每天從尿中失去蛋白的數量。用艾灸是控制蛋白流失的有效手段之一。留住了蛋白,等于疾病在控制之中慢慢好轉。同時,蛋白尿又是腎功能受損的一個標志,而大量蛋白質在體內代謝的產物不易排出,嚴重時會造成腎功能衰竭。
慢性腎炎的臨床特征之二是水腫,因為腎臟主水,腎臟有問題會導致泌尿系統無法把身體里面多余的水分排出去,所以腎臟有問題的人看起來會水腫。艾灸則可以把人體里面多余的水分通過汗液的方式排出體外。
艾灸的主要作用是化瘀活血,同時也可以排毒。艾灸可以把身體里面的毒素通過汗液的方式排出體外。
腎的主要功能是主水藏精,當腎臟出現問題后,不管是什么樣的腎病,都會導致泌尿系統無法正常把身體里面多余的水分排出去。一般來說,腎臟有問題的人,身材都會出現浮腫現象。而艾灸則是可以把身體里面多余的廢水通過汗液的方式排出體外,艾灸對治療腎臟疾病是有所幫助的。
因此在辯證的基礎上,以調理脾腎為首要,以拔除濕濁淤阻為根本,則可轉危為安,重獲健康。艾灸可以行氣血充盈,可以祛除濕寒火淤堵。
如何用艾灸治療腎病呢?
艾灸取穴:
腎俞,脾腧、命門、中脘,關元,水分,足三里,太溪,太沖,涌泉穴。還可以根據自身的狀態,哪里疼痛,哪里不適艾灸哪里。臉黑加然谷穴。在這基礎上,若有其他不良反應可根據情況加減穴位。
艾灸方法:
這些穴位可以分兩天循環灸完。
第一天艾灸:中脘、足三里、太溪、太沖
第二天艾灸:脾俞、腎俞,命門、關元、涌泉穴。
艾灸的時間:
每天一次,每穴位工具灸20-30分鐘,連續艾灸8天(就是4個循環),休息2天,具體的時候根據自己的體質和適應程度,自己逐漸調整,循序漸進,以您自己適應為度。
腎病是由于風、寒、濕、熱、毒侵襲,導致陽氣阻遏,形成陽郁、水濕、濕毒郁阻并存的病理特征,陽郁是腎病病理過程的中心環節。而艾灸是熱能量的一種補償,艾灸可以活血化瘀,可以凈化血液,可以使血液循環加快而更好的運行血氧含量,減少血毒素的產生。艾灸扶陽法應貫徹于腎臟病治療過程的始終。具體的講,扶陽就是引導陽氣以復其位,是扶陽以扶正,二是扶陽以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