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未來南陽艾草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鄉村振興推手、精準扶貧手段、特色產業規劃、傳統文化回歸、康養旅游產品等六大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逐步加快艾草產業化發展,推進
日前,記者采訪了南陽艾草產業協會會長、南陽國醫仲景艾草產業集團董事長肖強,就南陽艾草行業的現狀進行探討,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采訪一起走入艾草行業,了解艾草行業。
問:請您介紹一下南陽艾草行業的現狀?

肖強:目前,南陽全市野生艾草年開發利用12萬畝,艾草種植面積24萬畝,建設多個艾草產業園,注冊企業1529家,年銷售額80億元,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艾制品加工基地和艾葉集散地,全國市場占有量高達70%;傳承創新并舉,成立了河南省艾草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陽艾草產業協會,艾草產品已有六大系列160多個品種。
自然優勢。艾草喜溫潤、怕水浸,適生于丘陵坡地。南陽位于北緯32度黃金緯度帶,山區、丘陵、平原各占約1/3。在丘陵坡地廣闊的桐柏、淅川、南召、宛城、方城等縣區,野生艾草年產總量約2億噸。目前,我市開發利用約3萬噸,是全國最大的艾草收購集散地。
產品優勢。我市艾加工企業從研究中醫藥應用艾草治病原理入手,吸納國內外艾灸應用的先進成果,運用現代科技,不僅成功開發出艾絨、艾柱、艾條等傳統艾草制品,還開發出了艾葉精油、艾葉茶、艾香、艾草護膚品、艾葉皂等艾制品,涉及藥用、灸用、食用、日用工業品等6個系列160多個品種。
加工優勢。艾產品加工實現了從手工制作向半自動化的跨越。艾絨、艾粉加工中的粉碎、篩選、除塵等工序實現流水線自動作業,艾條卷制實現電動、液壓聯動的自動化、半自動化加工,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滿足了日益擴大的艾灸市場需求。
艾草產業
科技優勢。我市一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先后取得100多項專利,占全國同行業的80%以上。以南陽師范學院的“河南省艾草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陽醫專的“艾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南陽理工學院的“張仲景方藥與免疫調節省級重點實驗室”為科研平臺,通過校企合作,不斷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問:南陽艾草發展方面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肖強:艾草企業全部為民營企業,起點不高,產品制作工藝不先進;受資金周轉、回籠及小富即安等思想影響,多運用快進快出方式進行營銷,在產品研發、品牌塑造方面下功夫不足。
盡管民間以及老中醫對艾草的應用廣泛認可,但由于艾草產品目前尚無國家標準,企業都是執行各自標準,形成南陽艾產品良莠不齊,進入正規醫療機構和社保體系通道尚不明暢。

金融機構資本進入艾草企業積極性尚不高漲。
從事艾草行業的服務人員培訓尚不到位,沒有專業培訓機構,有部分企業自己組織培訓,但培訓教材標準不統一,沒有系統的理論支撐;服務機構收費標準不統一,讓消費者產生不滿。產業發展方向缺乏指引。
問:您認為南陽艾草產業未來發展之路在哪里?
肖強:南陽艾草產業發展之路就是闖出來的、干出來的。上世紀90年代初,南陽人發揚拓荒牛的精神,自主開發艾草,通過滿山遍野采艾草、千家萬戶搞加工,探索出了一條由“草”變“寶”、“無”中生“有”的富民路徑。
2017年初,南陽市委、市政府把發展艾草產業作為九個重大專項之一——“仲景健康城”建設的重點工作任務,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的意見》等,設立艾草產業發展園區,成立艾草產業協會,優化艾制品企業發展環境,舉辦中醫藥節會推介“南陽艾”品牌。

未來南陽艾草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鄉村振興推手、精準扶貧手段、特色產業規劃、傳統文化回歸、康養旅游產品等六大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逐步加快艾草產業化發展,推進種植規范化、加工現代化、產品品牌化,整合產業資源,培育龍頭企業,打造“南陽艾”品牌,推動我市艾草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國際灸法大會(英文縮寫ICM)是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艾灸保健推廣委員會主辦、北京大醫堂國康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國針灸學會等國內外多個行業協會和組織協辦和支持,國內外知名艾灸品牌、艾灸領軍企業和灸界代表共同參與的世界性灸法學術盛會。每年9月9日定期召開,會期三天,一年一屆,是一個面向全球艾灸界高水平、高層次的世界性灸法學術大會和全球艾產品博覽會。涵蓋中國、日本、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