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葛洪是東晉時期著名的道教領袖,內擅丹道,外習醫術,研精道儒,學貫百家,思想淵深,著作弘富。他不僅對道教理論的發展卓有建樹,而且學兼內外,于治術、醫學、音樂、文學等
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人稱“葛仙翁”,丹陽句容縣(今江蘇省句容縣)人。約生于晉太康四年(西晉,公元二八三年),卒于東晉興寧元年(公元三六三年)。公元306年,年方23歲的伏波將軍葛洪首度來羅浮山(現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晚年一直在羅浮山修煉和著書。至今已有1702年。
葛洪
葛洪是東晉時期著名的道教領袖,內擅丹道,外習醫術,研精道儒,學貫百家,思想淵深,著作弘富。他不僅對道教理論的發展卓有建樹,而且學兼內外,于治術、醫學、音樂、文學等方面亦多成就。

葛洪晚年,他隱居于羅浮山中,既煉丹、采藥,又從事著述,直至去世。對他的一生,明代陳嘉謨在《本草蒙筌》中引用了《歷代名醫像贊》的一首詩來概括:“陷居羅浮,優游養導,世號仙翁,方傳肘后”。但這只說出了他煉丹采藥,隱逸求仙的一面。而他另外的一面卻被忽略了。其實,他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學家,在醫學和制藥化學上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和創造,在文學上也有許多卓越的見解。
葛洪的著作,約有五百三十卷,不過,大多已經散佚?!稌x書》里列舉他的著作有,《抱樸子》內篇116篇,碑誄詩賦100卷,移檄章表30卷,“神仙”、“良吏”、“隱逸”、“集異”等傳各10卷,五經史漢百家之言方使雜事310卷,“金匱藥方”100卷,“肘后要急方”4卷。經過專家的認真考證,認為至今有書并確信是葛洪所著的書至少有下述四種:《神仙傳》、《抱樸子內篇》、《抱樸子外篇》、《肘后備急方》。
《神仙傳》里,葛洪根據宣揚煉丹術的需要,記載了92位“神仙”的事跡。這些所謂的神仙有墨子、魏伯陽等歷史上的真人,也有傳說中的廣成子之類。每個人的傳記都十分簡單,但內容卻十分荒誕無稽,例如把墨子說成地仙,到漢武帝時仍象個50多歲的人。
《抱樸子》是一部綜合性的著作,分內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內篇說的是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卻病等事,屬于道教的著作。但其中《金丹》、《仙藥》、《黃白》等部分是總結中國古代煉丹術的名篇;外篇說的是人間得失,世道好壞等事。其中《鈞世》、《尚博》、《辭義》等篇,是著名的文論著作
《抱樸子內篇》共有20卷,其中講煉丹的主要是“金丹”、“仙藥”、“黃白”3卷。“金丹”這一卷主要講利用無機物質煉出所謂的長生仙丹。“仙藥”這一卷著重討論植物性的“五藝”與延年益壽。“黃自”卷側重講了許多人造黃金和自銀。所以,要研究葛洪時期的煉丹術和其中的化學知識敏應該研讀這本書。
《抱樸子外篇》共有50卷,大多講的是儒家應世的道理,純粹是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某些政治理論。后來有人將《抱樸子外篇》與《抱樸子內篇》合并成一部書,總稱《抱樸子》。
《肘后備卒方》是葛洪完成的多種醫學著作中至今留傳于世的唯一一書,在這本書的序文中,葛洪寫道:“諸家各作備急,既不能窮諸病狀,兼多珍貴之藥,豈貧家野居所能立辦,因此,他決計選錄“率多易得之藥,其不獲已,須買之者,亦皆賤價,草石所在皆有,”這種為方便貧苦患者著想的精神是十分可貴的。他原先著作《金醫藥方》100卷(已失傳),因卷帖洽繁,不便攜帶,乃將其中救急、多見、簡要實用的部分摘成《肘后備急方》3卷。本書在流傳過程中,經梁朝陶弘景增補,改名為《肘后百一方》后來金代楊用道等再行增補一次,更名為《肘后備急方》今天看到的就是這個本子。
《肘后備急方》簡稱《肘后方》,是他在廣東編著的一部簡便切用的方書。收錄的方藥大部分行之有效,采藥容易,價錢便宜。而且,篇帙不大,可掛在肘后隨行(即今天所說的袖珍本),即使在缺醫少藥的山村、旅途,也可隨時用來救急。所以,受到歷代群眾的歡迎?!吨夂蠓健番F存8卷,1一4卷講內病,包括心腹病、傷寒、時氣、中風、水病、發黃等急性??;5一6卷講外發病,包括癰疽、瘡疥、耳目等?。?;7卷講的是“他犯病”,包括蟲獸傷、中毒等??;第8卷則是介紹一些備急丸散和牲畜病。書中突出之點是對某些傳染病的認識達到了很高水平。如所述的虜傷,是世界上對天花的最早記錄。葛洪對一些傳染病還提出了預防方法,現在看來也很科學??傊鸷樗摹吨夂髠浼狈健肥俏覈t藥史中的珍貴文獻,有人說它是“古代的中醫診療手冊”一點也不過分。

葛洪的醫學著作,據史籍記載,尚有《金匱藥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葛洪的《抱樸子》內外篇、《肘后備急方》流傳至今,在急救、醫藥、針灸、養生、論道等領域意義重大。在化學方面,他是世界上最早發現丹砂可以煉成水銀,水銀還原成金丹的人,是世界化學始祖、電鍍業的奠基人。

羅浮山麻姑峰有一神似葛洪面貌的巨石,該石像發髻、眼睛、鼻子、嘴巴等清晰可辨,雙目緊閉,臉面朝天,仿佛與天上神仙默默交流。羅浮山管委會負責人表示,擬將此開辟成觀光新景點,進一步豐富羅浮山葛洪文化。
葛洪撰述書目表
一.葛洪原作:
1.《抱樸子內篇》二十卷抱樸子內篇序。隋志作二十一卷。今存。
2.《抱樸子外篇》五十卷自敘。今存。
3.《肘後要急方》四卷本傳。雜應篇作救卒方三卷。隋志作肘後方六卷。舊唐志作肘後救卒方四卷。四庫全書目錄作肘後備急方八卷。今存。道藏正一部肘後備急方八卷,誤題作葛仙翁。
4.《神仙傳》十卷自敘。本傳。今存。
5.《太清玉碑子》一卷葛洪與鄭思遠問答。今存道藏洞神部眾術類。
6.《大丹問答》一卷今存道藏洞神部眾術類。
7.《還丹肘後訣》三卷今存道藏洞神部眾術類。
8.《稚川真人校證術》一卷今存道藏洞神部眾術類。
9.《西京雜記》六卷舊唐志。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子部十二云:舊本或題漢劉歆撰,今存。
10.《漢武內傳》一卷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子部七考定為晉葛洪撰。今存道藏洞真部記傳類。
11.《枕中書》一卷又名《元始上真眾仙記》宋志。今存道藏洞真部譜籙類。
12.《碑誄詩賦》百卷自敘。晉書本傳頌作誄。仙苑編珠引陳馬樞道學傳同。
13.《軍書檄移章表箋記》三十卷自敘。本傳作檄移章表。
14.《兵事方伎短雜奇要》三百一十卷自敘。本傳作方伎雜事。包含“抄經史百家言”。
15.《金匱藥方》一百卷本傳。
16.《玉函方》一百卷抱樸子雜應篇。
17.《神仙服食藥方》十卷隋志。
18.《太清神仙服食經》五卷新唐志。
19.《玉函煎方》五卷隋志。
20.《黑發酒方》一卷崇文總目。通志略。
21.《渾天論》晉書天文志。文廷式補晉書藝文志。(簡稱補晉志)
22.《幙阜山記》一卷補晉志。
23.《潮說》補晉志。略見于外篇佚文。
24.《兵法孤虛月時秘要法》一卷新唐志。
25.《陰符十德經》一卷新唐志。
26.《抱樸子軍術》補晉志。云此外篇中佚篇也,嚴可均全晉文輯得四十二條。今別錄其目。
27.《葛稚川金木萬靈論》一卷宋志通志略。今存道藏洞神部眾術類。蓋刪改金丹篇而成。
28.《四家要訣》一卷通志略。集劉向、陵陽子、抱樸子、狐剛子所記煉丹事。
29.《要用字苑》一卷舊唐志。顏氏家訓書證篇作字苑。馬國翰有輯佚本。
30.《史記鈔》十四卷新唐志。
31.《漢書鈔》三十卷隋志。
32.《後漢書鈔》三十卷舊唐志。
33.《良吏傳》十卷本傳。
34.《老子道德經序訣》二卷舊唐志。
36.《修撰莊子》十七卷釋法琳辨正論。補晉志。
37.《喪服變除》一卷隋志
38.《遯甲肘後立成囊中秘》一卷隋志。登涉篇作囊中立成。
39.《遯甲返覆圖》一卷隋志。
40.《遯甲要用》四卷隋志。
41.《遯甲秘要》一卷隋志。
42《遯甲要》一卷隋志。
43.《三元遯甲圖》三卷舊唐志。
44.《周易雜占》十卷隋志。
45.《抱樸君書》隋志集部。
46.《序房內秘術》一卷隋志稱葛氏撰。新唐志?;蚣锤鸷?。
47.《太一真君固命歌》一卷宋志。
48.《胎息要訣》一卷通志略。
49.《胎息術》一卷補晉志。
50.《五岳真形圖文》一卷崇文總目。
51.《老子戒經》一卷通志略。
52.《關中記》一卷宋志。玉海引中興書目。
53.《隱淪雜訣》一卷宋志。明案抱樸子雜應篇答問隱淪之道,或為雜訣之所本。
54.《隱逸傳》十卷自敘。本傳。
55.《集異傳》十卷本傳。
56.《夢林玄解》一卷今存。
二.后人托名所作:
1.《服食方》四卷唐釋法琳辨正論卷九。
2.《抱樸子養生論》一卷宋志。今存道藏洞神部方法類。
3.《神仙金汋經》三卷通志略不著撰人。今存道藏洞神部眾術類。
4.《龜決》二卷隋志。
5.《抱樸子別旨》一篇通志略。今存道藏太清部。蓋後人掇輯吐納導引之訣而成,殆與胎息術相類。
6.《郭文傳》補晉志。明案:郭文,字文舉,河內軹人。與葛洪同時亦遭世亂而隱者。先洪卒。見晉書隱逸本傳。
7.《五金龍虎歌》一卷崇文總目。
8.《馬陰二君內傳》一卷宋志。
9.《抱樸子玉策記》補晉志。明案此蓋抱樸子引玉策記,非葛洪所撰之玉策記也。徐堅初學記卷二十九狐第十三條引抱樸子玉策記曰:“狐及貍狼,皆壽八百歲,滿三百歲暫變為人形”。正是抱樸子對俗篇引玉策記之語(參校敦煌殘卷文字)。遐覽篇已著錄玉策記一卷,足徵葛洪曾見其書。而初學記始誤以玉策記屬抱樸子。嚴可均鐵橋漫稿卷六云此記恐後人依托之書。亦不確。余意并非後人有意假托,實乃唐人徐堅輩誤題耳。
10.《嵇中散孤館遇神》陜西潼關皇家大墓中出土文物,名“葛洪遺書”,無記可考,實為后人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