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陰縮亦可見于女子,不過多改用“縮陰癥”名之,其發病部位不僅在外陰,且大多表現為縮乳《即乳房內縮攣痛》,不屬本節討論內容。臨床主要有亡陽虛脫、病后勞累、沉寒痼冷、傷
陰縮概述
陰縮,又叫“縮陽”、“縮陰”,由于某種原因,致使陰莖、睪丸和陰囊內縮,并伴有小腹及兩少腹拘急不舒,疼痛劇烈,甚則四肢厥逆為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多由寒凝肝脈所致。陰縮者,包括陰莖、睪丸及陰囊內縮,其癥重:卯縮、囊縮者,其陰莖不一定內縮,則其癥狀較陰縮為輕,統稱之為陰縮。陰縮亦可見于女子,不過多改用“縮陰癥”名之,其發病部位不僅在外陰,且大多表現為縮乳《即乳房內縮攣痛》,不屬本節討論內容。臨床主要有亡陽虛脫、病后勞累、沉寒痼冷、傷寒直中四種證型。
陰縮
陰縮病因與癥狀
(1)傷寒直中:多為卯縮、囊縮,突然起病,前陰涼冷,陰莖內縮攣痛,睪丸上竄,陰囊及少腹攣急,畏寒肢冷,甚者手足厥逆,周身寒戰發冷,口鼻氣冷,唇青,少腹痛甚,尿清長,甚或小便不禁,或舌淡苔白潤,脈弦或弦緊。
(2)病后勞累:大病久病之后陰縮,并有少腹里急,拘孿痛引陰中,少氣,身體困重,頭昏目眩,腰膝拘急,甚至畏寒厥逆,舌淡,脈沉細。
(3)沉寒痼冷:素體陽虛,陰縮,畏寒肢冷,甚者四肢厥逆,少腹久痛發涼,長期腹瀉或五更泄瀉,腰膝冷重痊痛,小便頻數,或淋漓不禁,陽痿,遺精,精液清冷,舌淡,脈細。
(4)亡陽虛脫:陰莖、陰囊退縮、睪丸上提近腹,時發陰莖掣痛,少腹緊痛。身冷鼻青,甚至而色晦黑,形寒肢冷,四肢厥逆,腰膝疫軟,冷汗自出,甚者不省人事,脈微欲絕。
陰縮病因分析與診斷
(1)傷寒直中型:素體陽虛,復感受寒邪,直中厥陰。寒性凝滯而收引,厥陰受寒,寒滯經脈,肝筋失榮,故少腹拘急而痛,陰器內縮,伴陰寒內盛之象,如畏寒,肢冷甚至四肢厥逆,遍身疼痛,身靜神清,口鼻氣冷等。
(2)傷寒直中陰縮與沉寒痼冷陰縮:傷寒直中陰縮受寒邪于外,直中厥陰。而沉寒痼冷陰縮患者,形寒飲冷而傷于內,素有脾腎陽衰,恣食生冷,或冒雨涉水,衣著單薄,復坐臥陰寒之地,脾陽更損,故其兼癥多表現為脾陽虛之食少,腹痛,嘔吐,泄瀉等。
(3)病后勞累陰縮與亡陽虛脫陰縮:久病、重病或傷寒重癥初愈,房室不節,恣情縱欲,遂致陰縮。輕者氣虛陽衰,見頭身困重,腰痛,少腹里急,畏寒肢冷,舌淡脈細。重者則陽脫欲絕,見身冷逆,鼻青面黑,虛喘,冷汗自出,不省人事,脈微欲絕。
陰縮艾灸療法
取命門、神道、曲骨、關元、陰交、神闕、中脘、太沖、曲泉、章門、期門、然谷、陰谷、肝俞、腎俞、膏肓、昆侖、三陰交、歸來、足三里、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頭部后灸四肢、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順序施灸。讓患者取合適體位,使用艾條直接對準穴施灸或者選用適合的灸器進行施灸。每個穴位灸15—20分鐘或皮膚出現紅暈為宜。每日灸1~2次,一般慢性病需灸三個月后會有所改善或治愈,如作為保健可長期施灸。
過敏性鼻炎是身體對某些過敏性原敏感性增高而呈現的一種以鼻黏膜病變為主的疾病。以鼻黏膜腫脹、色淡、噴嚏、流清涕為主。本病主要是肺氣虛、風寒之邪乘虛而入,犯及鼻竅所致!艾灸能溫肺固表,疏散風寒,治療過敏性鼻炎有很好的效果。治療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縮性鼻一系列鼻炎,都可用這種方法治療。取穴迎香、印堂、太陽、鼻梁骨、眉骨、兩個肺俞、關元、神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