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穴位免費配穴指導,有任何關于艾灸方面的問題或配穴都可聯系或留言。微信: aijiutop1 (←長按復制)

當前位置:艾灸TOP網首頁>艾灸穴位 > 人體穴位 > 頭部穴位 >

啞門穴準確穴位圖和功效

來源: 頭部穴位 147 ℃ 作者:大圣

文章摘要:

《素問.氣穴論》:“名喑門?!薄肚Ы鹨矸健?。又作痖門。近作啞門。為督脈、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別名:舌厭穴,橫舌穴,舌黃穴,舌腫穴。

啞門穴位描述  

啞門穴

后發際正中直上05寸,第1頸椎下。共1穴。  
啞門穴
啞門穴位準確位置圖  
【穴名解說】  
【啞門穴】Yǎmén(DU15),經穴名,《素問.氣穴論》:“名喑門。”《千金翼方》。又作痖門。近作啞門。為督脈、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別名:舌厭穴,橫舌穴,舌黃穴,舌腫穴。  
【穴位含義】督脈陽氣在此散熱冷縮。  
1、“啞門穴”,“啞”,發不出聲也,此指陽氣在此開始衰敗。“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督陽氣在此散熱冷縮。本穴物質為大椎穴傳來的陽熱之氣,至本穴后因其熱散而收引,陽氣的散熱收引太過則使人不能發聲,故名。(病音)門名意與“啞門穴”同,(病音)為失語之意。  
2、“舌厭穴”,“舌”,至柔之物也,其所能柔軟自如是因為陽氣充盛使然也。“厭”,厭惡也。舌厭名意指督脈的陽氣在此散熱冷縮為舌所厭惡。本穴物質為大椎穴傳來的陽氣,至本穴后散熱冷縮,人體的陽氣不足則至柔之地的舌部陽氣先衰,舌部陽氣衰敗則舌不能運動自如,故名舌厭。舌腫名意與舌厭近同,腫指陽氣太過陰不足則舌為之腫。  
3、“橫舌穴”,“橫”,橫向也。“舌”,口中之舌也。橫舌名意指穴內陽氣充盛則舌能活動自如。舌黃名意與橫舌同,黃通橫。  
啞門穴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部陽氣。  
【運行規律】散熱縮合后橫向傳來于風俯穴。  
【功能作用】收引陽氣。  
【啞門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癥】頭重、頭痛、頑固性頭痛、失眠、精神煩躁、鼻出血、嘔吐不止、癲癇、癱瘓等  
【作用功效】開竅醒神、散風熄風  
【啞門穴位配伍】瀉啞門穴、聽會穴、外關穴(或中渚穴)、丘墟穴治高熱或瘧疾所致耳聾;啞門穴配人中穴、廉泉穴治舌強不語、暴喑、咽喉炎;啞門穴配百會穴、人中穴、豐隆穴、后溪穴治癲狂、癲癇;啞門穴配風池穴、風府穴治中風失語、不省人事;啞門穴配勞宮穴、三陰交穴、涌泉穴等九穴為回陽九針,可以開竅醒神治昏厥;啞門穴配腦戶穴、百會穴、風池穴、太溪穴、昆侖穴、腎俞穴治大腦發育不全;針啞門穴、腎俞穴、太溪穴治療貧血。  
【臨床應用】  
啞門穴是治療舌強不語,暴音,癲癇,癔癥,頭痛項強首選穴。以正坐位微低頭,針尖向下頜方向刺0.5-1寸,不可反復提插,捻轉,嚴控深度,勿傷延髓,如有觸電感覺立即退針為主要注意事項。啞門穴處在頸部重要生理位置,周圍是項韌帶,項肌,斜方肌,頸半棘肌,頭下斜肌,頭后大小直肌,頸神經和枕神經通過處,是頸部活動樞紐。生活工作中局部軟組織易受損傷。軟組織的損傷,炎癥,滲出,粘連等病理改變,壓迫神經血管引起臨床癥狀和體征。  
【針刺方法】伏坐位或伏臥位,強低頭下頜力達胸部,針尖向下頜或天突穴方向刺1.5-2寸,可達樞椎棘突,不求有觸電感覺,毫針或粗針亦可以風府或腦戶穴進針透刺,刺到所需深度較傳統刺法安全,可行提插或緩慢捻轉,捻轉緩慢持續二分鐘留針或不留針,因強低頭進針持續牽拉緊受累肌組織達最長度,并留針二分鐘以上,就能使病理性痛疼減輕或消失。對項強療效佳。在針刺啞門穴同時加透刺天柱穴有增加療效作用。注意患者耐受力防止暈針,筆者有自制針刀,對病程長,重癥患者,有因勢利導作用,療效更顯著,遠期效果穩定。  
啞門穴位的作用功效
【穴位配伍】配廉泉,天突,關沖治舌強不語,暴音;配風府,腦戶,玉枕,風池治血管神經性頭痛;配風池,頸上段夾脊穴治椎基動脈供血不足引起頭昏等癥及老年癡呆癥,腦梗塞等癥,配頸下段夾脊穴肩井,肩中等治頸肩綜合癥。曾一次治愈腦血栓語言不利患者(僅一例)。  
【理解體會】經絡理論有"經絡所過,主治所及"的論述。啞門穴主治病癥與現代醫學神經節段分布相吻合。所處生理位置重要,而中年后由于局部組織退變或勞損,致經脈瘀滯,氣血不通,產生癥狀和體征,治則以疏通經絡,松解軟組織粘連或肌筋脹力,解除神經血管受壓恢復組織正常生理功能。針刺后松解調整局部生理結構平衡,減少對血管壓迫,改善腦供血頭昏得愈。中風后遺癥的康復可能與促進腦供血有關。筆者臨床工作中遵循:辯癥診病,因病選針,據針施術,按術取效。診治原則。疾病早期輕癥多功能障礙,調整陰陽平衡多用毫針或粗針辯癥刺之,晚期多局部組織結構改變,如頭枕痛局部水腫,項強多肌肉,筋膜粘連針刀刺之,屢見顯效。啞門穴主治重癥患者應先處治局部組織病理改變,再行辯癥治之,方見顯效,否則,筆者觀察到見效緩慢,和遠期效不穩定,腦血栓和腦溢血后遺癥的治療此穴尤為重要。針刀的內松解術目前還沒有一種手術所代替,創傷小,方法簡便,療效好。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療法原則】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針灸療法】伏案正坐位,使頭微前傾,項肌放松,向下頜方向緩慢刺入啞門穴0.5~1寸。  
特別注意:啞門穴被點中后,沖擊延髓中樞,失啞、頭暈、倒地不省人事。
啞門穴位的作用  
①舌強不語,暴唁:②頭痛,項強:③癲癇,癔病?,F代常用于治療語言不利、失語、腦血管病、延髓麻痹、癲癇、精神分裂癥等。配人中、腰奇主治癲癇:配廉泉、耳門、翳風、合谷主治聾啞。  
啞門穴位相關疾病鏈接  
舌強  
項強  
頭痛 

相關內容推薦

與”啞門穴準確穴位圖和功效“相關圖片

最新閱讀
過敏性鼻炎艾灸這幾個穴位,艾灸鼻炎的方法你要

過敏性鼻炎艾灸這幾個穴位,艾灸鼻炎的方法你要

過敏性鼻炎是身體對某些過敏性原敏感性增高而呈現的一種以鼻黏膜病變為主的疾病。以鼻黏膜腫脹、色淡、噴嚏、流清涕為主。本病主要是肺氣虛、風寒之邪乘虛而入,犯及鼻竅所致!艾灸能溫肺固表,疏散風寒,治療過敏性鼻炎有很好的效果。治療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縮性鼻一系列鼻炎,都可用這種方法治療。取穴迎香、印堂、太陽、鼻梁骨、眉骨、兩個肺俞、關元、神闕。...

六大補水穴,灸一灸按一按,告別干燥瘙癢和過敏

六大補水穴,灸一灸按一按,告別干燥瘙癢和過敏

每到季節交替,身上的皮膚總是變得干燥,特別是腿部,像魚鱗一樣,同時還伴隨著瘙癢的感覺,又難看又難受。人體的皮脂、水份分泌會減少,皮膚明顯變得干燥,亦稱為干性皮膚。其癥狀嚴重者皮膚發緊、個別部位干燥脫皮、洗澡過后全身發癢。我們人體身上就有六個重要的“補水穴”:肺俞穴、合谷穴、血海穴、豐隆穴、太溪穴、照海穴,經常艾灸可以很好地改善皮膚干燥瘙癢的問題,讓你能擁有光滑緊致的肌膚。...

手上有個通便穴,排便前按壓5分鐘排出宿便!

手上有個通便穴,排便前按壓5分鐘排出宿便!

支溝穴屬手少陽三焦經,位于前臂背側,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對于便秘的患者來說,便前花上5分鐘時間進行按揉的話,可以有效的排出黑臭宿便,從而趕走便秘的情況。...

艾灸穴位| 人體穴位 | 實用常見病艾灸療法 | 十二經絡 | 穴位治百病 | 穴位專題 |

本站的部分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系QQ:1105587936,我們會在36小時內刪除。特別聲明:網站部分信息來源于自互聯網和網友上傳,只為方便大家查詢瀏覽,請自行核對信息的真實情況,本站將不承擔任何責任!特別提醒:本站由于資料眾多,難免有部分資料出錯或者表述未清楚,感謝各位專家指導,本站將繼續努力!

Copyright (c) 2018 - 2020?www.dailyinvestorwor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8033208號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版6_亚洲精品不卡无码福利在线观看_忘忧草日本电影中文字幕_可乐app福引导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