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穴位免費配穴指導,有任何關于艾灸方面的問題或配穴都可聯系或留言。微信: aijiutop1 (←長按復制)

當前位置:艾灸TOP網首頁>艾灸穴位 > 人體穴位 > 頭部穴位 >

大迎穴的準確穴位圖及作用

來源: 頭部穴位 199 ℃ 作者:大圣

文章摘要:

在下頜角的前下方約1.3寸,咬肌附著部前緣。當閉口鼓氣時,下頜角前下方出現一溝形的凹陷中取穴。大迎穴主治牙關緊閉,齒痛,齒齲痛,牙關脫臼,智齒冠周炎,面部蜂窩質炎,舌

大迎(Dàyíng)
【所屬經絡】
足陽明胃經
【國際代碼】
ST5
【定位】
在下頜角前方,咬肌附著部的前緣,當面動脈搏動處。
大迎穴的準確穴位圖
大迎穴位描述
在下頜角的前下方約1.3寸,咬肌附著部前緣。當閉口鼓氣時,下頜角前下方出現一溝形的凹陷中取穴。共2穴(按身體對稱軸對稱,左右各1穴)。
穴位解剖  
大迎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頸闊肌與降口角肌、咬肌前緣。前方有面動、靜脈。分布著面神經和頰神經。皮膚由下頜神經的下牙糟神經末支-頰神經分布。皮下組織內有頸闊肌,受面神經頸支支配。針由皮膚、皮下組織穿降口角肌,到達咬肌前緣。應避開面動脈及其伴行的面前靜脈。降口角肌由面神經的下頜緣支支配,咬肌由下頜神經的咬肌神經支配。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降口角肌與頸闊肌→咬肌前緣。  
皮膚→皮下組織→降口角肌→咬肌。

大迎穴的準確穴位圖

【取穴法】
第1步:正坐或仰臥位;
第2步:閉口鼓氣,下頜角前下方即出現一溝形凹陷;
第3步:在此凹陷下端按之有搏動感處,即為本穴。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臥,在下頜角前下1.3寸,當咬肌附著部的前緣,下頜骨上。簡便取法:閉口鼓腮,在下頜骨邊緣現一溝形,按之有動脈搏動處取穴。  
大迎穴的準確穴位圖及作用
正坐或仰臥位,閉口鼓腮,在下頜角前下1.3寸,下頜骨邊緣即出現一溝形凹陷,當按之有動脈搏動處取穴。  
【主治病癥】
口角歪斜、頰腫、齒痛等局部病證。

大迎穴的作用

口角歪斜、頰腫、齒痛等局部病證。 現代常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腮腺炎、三叉神經痛、牙痛等。配地倉、頰車主治口角歪斜、齒痛、面腫:配下關、合關等主治牙關緊閉。  
主治病癥  
指壓大迎穴,有增進臉部血液循環和使皮膚緊縮的功能,可以消除雙下巴,口歪,口噤,頰腫,齒痛。  
大迎穴的作用
大迎穴主治牙關緊閉,齒痛,齒齲痛,牙關脫臼,智齒冠周炎,面部蜂窩質炎,舌強不能言,口,口噤,頰腫,面腫,面痛,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目痛不得閉,唇吻動,唇紫,寒熱瘰疬,大頭瘟,數欠氣惡寒,下齒神經痛,顏面浮腫,腮腺炎,瘰疬,頸痛,眼瞼痙攣,頸淋巴結核等。  
大迎穴主治牙關緊閉、齒痛、口、頰腫、面腫、面痛、唇吻動。  
大迎主要用于治療面頰、口齒等疾患:如面痛、頰腫、口、口噤、唇紫、牙齒痛、舌強、寒熱瘰疬、大頭瘟。  
現代常用于治療面肌痙攣、下齒神經痛、顏面浮腫、腮腺炎等。  
大迎主治齒痛,頰腫,牙關緊閉,口;以及面神經麻痹,腮腺炎等。  
《針灸大成》載本穴主治:風痙,口噤不開,唇吻口動,頰腫牙疼,寒熱頸痛,瘰疬,口,齒齲痛,數欠氣惡寒,舌強不能言,風壅面浮腫,目痛不得閉。  
大迎穴主治面腫,頰腫,唇吻動,齒痛,口,口噤,牙關脫臼;瘰疬,頸痛。  
五官科系統疾?。糊x齒痛,智齒冠周炎,面部蜂窩質炎,眼瞼痙攣,頸淋巴結核。  
精神神經系統疾?。好嫔窠浡楸?,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  
穴位配伍  
大迎穴配頰車穴治牙齒痛。  
大迎穴配地倉穴、頰車穴,治口、齒痛、面腫。  
大迎穴配下關穴、合谷穴,治牙關緊閉。  
大迎穴配下關穴、合谷穴、人中穴,有通關開竅的作用,主治牙關緊閉。  
大迎穴配頰車穴、合谷穴、內庭穴,有祛風通絡,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面腫,齒痛,口喎。  
大迎穴配顴髎穴、聽會穴、曲池穴,有疏風清熱,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齒痛惡寒。  
刺灸法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  
一般直刺0.2~0.3寸,或沿皮刺0.5~1寸,避開動脈。  
斜刺0.3~0.5寸;或沿皮刺0.5~1寸,避開血管。  
避開動脈,斜刺或平刺0.3~0.5寸,局部有酸脹感。  
艾灸方法  
溫針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艾灸參數】
隔物灸儀艾灸時間:20-30分鐘;溫度:38-45℃;
艾條懸灸時間:10-20分鐘。
【經驗應用】
①現代常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腮腺炎、三叉神經痛、牙痛等。配地倉、頰車主治口角歪斜、齒痛、面腫;配下關、合關等主治牙關緊閉。
②《馬氏溫灸法》:用于治療痄腮。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痓,口噤,大迎主之。寒熱,頸瘰疬,大迎主之。癲疾互引口,喘悸者,大迎主之。厥,口僻,失欠,下牙痛,頰腫,惡寒,口不收,舌不能言,不得嚼,大迎主之。  
《針灸大成》:主風痙,口噤不開,唇吻動,頰腫牙痛,寒熱頸痛瘰疬,口,齒齲痛,數欠氣,惡寒,舌強不能言,風壅面浮腫,目痛不得閉。  
《外臺秘要》:主寒熱,頸瘰疬,癲疾,口喎,喘痙悸,口禁厥,口僻失欠,下牙痛,頰腫惡寒,口不收,舌不能言,不得嚼。

相關內容推薦

與”大迎穴的準確穴位圖及作用“相關圖片

最新閱讀
過敏性鼻炎艾灸這幾個穴位,艾灸鼻炎的方法你要

過敏性鼻炎艾灸這幾個穴位,艾灸鼻炎的方法你要

過敏性鼻炎是身體對某些過敏性原敏感性增高而呈現的一種以鼻黏膜病變為主的疾病。以鼻黏膜腫脹、色淡、噴嚏、流清涕為主。本病主要是肺氣虛、風寒之邪乘虛而入,犯及鼻竅所致!艾灸能溫肺固表,疏散風寒,治療過敏性鼻炎有很好的效果。治療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縮性鼻一系列鼻炎,都可用這種方法治療。取穴迎香、印堂、太陽、鼻梁骨、眉骨、兩個肺俞、關元、神闕。...

六大補水穴,灸一灸按一按,告別干燥瘙癢和過敏

六大補水穴,灸一灸按一按,告別干燥瘙癢和過敏

每到季節交替,身上的皮膚總是變得干燥,特別是腿部,像魚鱗一樣,同時還伴隨著瘙癢的感覺,又難看又難受。人體的皮脂、水份分泌會減少,皮膚明顯變得干燥,亦稱為干性皮膚。其癥狀嚴重者皮膚發緊、個別部位干燥脫皮、洗澡過后全身發癢。我們人體身上就有六個重要的“補水穴”:肺俞穴、合谷穴、血海穴、豐隆穴、太溪穴、照海穴,經常艾灸可以很好地改善皮膚干燥瘙癢的問題,讓你能擁有光滑緊致的肌膚。...

手上有個通便穴,排便前按壓5分鐘排出宿便!

手上有個通便穴,排便前按壓5分鐘排出宿便!

支溝穴屬手少陽三焦經,位于前臂背側,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對于便秘的患者來說,便前花上5分鐘時間進行按揉的話,可以有效的排出黑臭宿便,從而趕走便秘的情況。...

艾灸穴位| 人體穴位 | 實用常見病艾灸療法 | 十二經絡 | 穴位治百病 | 穴位專題 |

本站的部分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系QQ:1105587936,我們會在36小時內刪除。特別聲明:網站部分信息來源于自互聯網和網友上傳,只為方便大家查詢瀏覽,請自行核對信息的真實情況,本站將不承擔任何責任!特別提醒:本站由于資料眾多,難免有部分資料出錯或者表述未清楚,感謝各位專家指導,本站將繼續努力!

Copyright (c) 2018 - 2020?www.dailyinvestorwor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8033208號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版6_亚洲精品不卡无码福利在线观看_忘忧草日本电影中文字幕_可乐app福引导网站